时间:2020-09-18 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作者:驰龙  

    扬州花灯是江苏省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。历史记载自隋唐以来即已生产,成为民间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,用以庆贺佳节,装饰市景。扬州花灯多以小巧玲珑见长,色彩艳而不俗,在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,扬州花灯就榜上有名。
小巧玲珑扬州花灯
    花灯是传统的民间艺术,更是喜庆节日寓意吉祥的装饰品,特别是每年元宵时节,各地花色众多,格调各异,工巧优美,光彩熠熠。元宵佳节,不少地方都要举行灯展、花灯会。

    1972年,扬州首创“孔雀开屏灯”、“金鱼吐泡灯”,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。1992年,中央电视台与扬州市政府联合在河北涿州唐城外景基地举办了“扬州花灯”,送展的10组大型灯和千盏各式宫灯,把唐城装点得灿烂辉煌。

扬州花灯有很多讲究,主要有“玩灯”和“彩灯”两大类:
 

    “玩灯”是孩童手中娱玩的花灯,大致有三种:一是提在手上玩的“提灯”,有西瓜灯,莲藕灯,荷花灯,小红灯等。二是举着玩的“挑灯”,有龙灯,蛤蟆灯,蝴蝶灯及西游记人物、八仙人物等。三是拖着玩的“拉灯”,有兔子灯,麒麟灯,马灯及船灯等。
扬州花灯
    “玩灯”也是一种纸扎工艺,多用竹篾扎成骨架,外表糊上彩纸,有的还用笔墨略加勾画,灯的中心可以插上红烛。夜晚点亮时,烛光摇曳,流光溢彩,孩童纷纷走出家门,提着的,拖着的,宁静的街巷口,此时便成了热闹的花灯展示会。

    另一类的“彩灯”是固定悬挂在庭院内外,供人们观看欣赏的,扎制工艺也更为复杂。先用铁丝、竹竿扎出框架,再用绢、纱蒙出表面,灯上部要饰以碧瓦飞檐,缤纷流苏,灯下部要画出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这类彩灯是扬州灯彩艺术的代表作,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。

关键词 扬州花灯